close
文/葉李華(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主任)

長久以來,好萊塢凡是處理機器人的題材,總是會落入兩種刻板模式:一是機器人迫害人類(例如「魔鬼終結者」系列、「駭客任務」系列),二是人類欺壓機器人(例如《變人》、《AI人工智慧》)。究其原因,不外是商業電影必須靠衝突來營造張力,而在這類科幻電影中,「人機二元對立」是最現成、最方便且最符合西方文化的衝突模式。

然而早在六十多年前,西方科幻文壇便已超越這種對立關係,改採多元的開放心態,想像與預測機器人出現後的未來世界。這個歷史性的轉捩點,毫無疑問發生於西元一九四二年。因為這一年的三月,美國有位二十出頭、正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化學博士的業餘作家發表了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(The Three Laws of Robotics),為機器人科幻小說開創一個新紀元。這位科幻新秀,便是後來成為世紀級科幻大師的艾西莫夫。

一、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。

根據艾西莫夫的自述,還不滿二十歲,他已經是堅定不移的科幻迷。他讀過許多機器人小說,發現它們可歸納為兩大類:佔絕大多數的是第一類「威脅人類的機器人」,而第二類「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」則極為罕見。前者幾乎千篇一律,很快便令他生厭;至於後者,「在這類故事中,機器人是可愛的角色,常常遭到人類的殘酷奴役。它們讓我著迷。」值得注意的是,艾西莫夫將那個時代的機器人小說分成「威脅人類」與「引人同情」兩種,與上述「機器人迫害人類」、「人類欺壓機器人」兩大類型剛好不謀而合。

雖然艾西莫夫對「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」情有獨鍾,但身為理性主義者,當他自己創作機器人故事的時候,卻隱隱瞥見另一種機器人的影子。他逐漸將機器人想成是由工程師製造的工業產品,它們具有內建的安全機制,不會對主人構成「威脅」;又因為是用來執行特定工作,所以和「同情」更沾不上邊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摸索,艾西莫夫終於在〈轉圈圈〉這篇小說中,逐字寫下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的內容,還因此發明了robotics(機器人學)這個名詞。不久之後,西方科幻作家筆下的機器人紛紛改頭換面;上述兩類窠臼正式走入歷史,服從三大法則的「實用型機器人」成為新的典範。艾西莫夫因此十分得意,一直大言不慚地自認是「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」。當然,這也是科幻文壇公認的事實。

其後四十餘年,艾西莫夫以三大法則為經緯,寫成近四十個短篇與四部長篇,巨細靡遺地勾勒出一個「人機共處」的未來世界。曾幾何時,他的影響力開始溢出科幻文壇,逐漸滲入學術界與科技圈。例如在《機器人短篇全集》(The Complete Robot)序言中,艾西莫夫特別提到「鑽研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的人,有時會趁機告訴我,他們認為三大法則是很好的指導原則。」

更有甚者,西方有許多機器人專家,正是受到艾氏機器人小說的啟發與影響,才決心踏入這個充滿挑戰的科技處女地。最具代表性的例子,是享有「機器人學之父」美譽的恩格柏格。根據恩格柏格自己的說法,早在一九四○年代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時,他便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,原因則是讀到艾西莫夫這位學長的機器人故事。這一點,艾氏和「原子小金剛」的創造者手塚治虫有異曲同工之妙,兩者皆以無心插柳的方式,藉著筆下的幻想催生出真正的機器人。巧合的是,目前最接近原子小金剛的日本機器人竟然叫ASIMO。美國人一口咬定這是向艾氏致敬,不過日本人當然另有解釋。

半個世紀以來,艾氏機器人小說從未遭到時間考驗,始終保有一大群忠實讀者。不過由於個性使然,艾西莫夫一向不和好萊塢打交道,因此在有生之年,他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搬上大銀幕。第一部大製作的艾氏科幻電影,是在他逝世七年後才推出的《變人》(Bicentennial Man)。這部電影改編自《機器人短篇全集》的壓軸之作,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、對得起艾氏在天之靈的作品。至於衍生自本書的科幻動作片《機械公敵》(I, Robot),則僅僅保留了「三大法則」的精神與「人機共處」的特色,故事本身與本書幾乎毫無關係。

特別需要強調的是,電影固然可以大幅改編,以符合二十一世紀的科技與政治現況,然而,為了忠實呈現這本風行半世紀的經典作品,中譯本則是力求忠於原著。因此之故,書中雖有少許已經過時的年代,或是預測落空的事例,但在翻譯與編輯過程中,我們都刻意避免任何形式的修飾。

二、除非違背第一法則,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。

像艾西莫夫這樣的科幻大師,西方學界不乏以他為研究對象的論文與專書。然而這些研究多屬文學範疇,鮮有從機器人學與人工智慧的角度,探討艾氏機器人小說對真實科技的啟發與啟示。事實上,真實機器人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,幾乎都能在艾西莫夫的豐富設想中找到蛛絲馬跡。

例一、未雨綢繆是科幻作家的天性,艾西莫夫也不例外,他的機器人短篇多以「問題機器人」為主軸。在那個虛構的未來世界裡,雖有三大法則的嚴格規範,機器人仍然狀況頻傳,衍生出許多匪夷所思的故事。難道這代表嚴謹的三大法則還有漏洞?答案絕對是肯定的。例如第一法則並未明定「傷害」的意義,第二法則中的「人類」則太過籠統;又如三大法則皆未禁止機器人說謊,也沒有限制機器人加害同類。話說回來,這其實是艾西莫夫故意放水,為小說預留發揮的空間。他曾經驕傲地說:「從三大法則的寥寥數十字中,我總是能設法變出新花樣。」這無異於提醒機器人專家,世上並沒有萬能的安全機制,在打造智慧型機器人的過程中,一定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,以免無意間製造出「威脅人類的機器人」。

例二、一旦機器人充斥世界,在人類的心理層面、道德層面、法律層面、社會層面以及文化層面會引發多少問題?舉例而言,當它們在智力上超越人類時,我們還能將它們視為奴僕嗎?等到它們不只擁有人工智慧,同時還有「人工意志」與「人工意識」的時候,隨之而來的「機器人權」問題(包括財產權、公民權甚至通婚權)又該如何解決?這些都是《變人》這部電影與其原著所探討的主題。再舉另一個極端的例子,原因隨後說明,在「人機共處」的未來社會中,倘若發生兇殺案,案情一定比現在複雜許多。因為機器人不但能扮演警探或兇手,甚至有機會成為受害者——這三種可能性,剛好分別出現於艾氏的三部長篇科幻小說。

例三、無論在科幻小說或科普文章中,艾西莫夫都曾主張目前各種器械(諸如廚具、家電、汽車、電腦)都還距離全自動化十分遙遠。不如集中整個科技界的力量,設法製造一種萬能的全自動機器,也就是俗稱的機器人,來操縱現成的機械與電子裝置——這正是艾氏「人機共處社會」的理論基礎。

上述觀點早已贏得兩三代讀者的廣泛認同,但在機器人學蓬勃發展的今天,它卻不是科技界的主流共識。我們不禁要問,究竟是艾西莫夫的願景不切實際,還是各領域的工程師基於本位主義,打心底不願接受這樣的遠見?

三、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,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。


在另一套科幻巨著「基地三部曲」中,艾西莫夫創造了一位比他自己更傳奇的人物——「心理史學發明人」謝頓。然而,三部曲的故事卻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正式講起,換句話說,這位主角竟然是個死人。原來「基地」未來一千年的發展,都在心理史學的算計之中與規劃之內。謝頓雖死猶生,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影,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。

耐人尋味的是,已故的艾西莫夫同樣扮演起這樣的角色,在機器人逐漸夢想成真的二十一世紀,他的文化遺產勢必為我們提供一個又一個錦囊妙計。

【延伸閱讀】
˙《正子人》艾西莫夫著,葉李華譯,天下文化出版(2000年)
˙《你要不要被複製》艾西莫夫著,蔡承志譯,貓頭鷹出版(2001年)
˙《竄改基因》艾西莫夫著,葛茂豐譯,貓頭鷹出版(2003年)
˙《基地》、《基地與帝國》、《第二基地》艾西莫夫著,葉李華譯,奇幻基地出版(2004-5年)
˙《The Complete Robot》by Isaac Asimov, Doubleday(1982)


導讀人簡介:


葉李華,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,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理論物理博士,致力推廣中文科幻與通俗科學十餘年。現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兼科幻研究中心主任,並任教於台灣大學、清華大學、政治大學與台灣師範大學。曾獲中國時報張系國科幻小說獎首獎、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銀籤獎。著有科幻小說《時空遊戲》與「衛斯理回憶錄」系列,主編有《倪匡科幻獎作品集》、《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》等。

科普譯作包括《胡桃裡的宇宙》等十餘冊,科幻譯作包括艾西莫夫科幻經典「基地系列」七冊、「帝國系列」三冊,以及「機器人系列」之《我,機器人》、《機器人短篇全集》與《正子人》。被譽為「艾西莫夫在中文世界的代言人」,個人網站 http://sf.nctu.edu.tw/yeh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wl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